一根钢管能有多大技术含量?谁能想到它却成了某些西方国家限制我国发展的一根毒刺。
然而我国忍辱负重三年,北重公司终于攻克了关键性难题,成功完成了“360工程”。
不过令西方国家感到傻眼的是,“360工程”的意义不仅在于打破西方垄断,更有一项意想不到的效果,到底是什么呢?
卡在我国脖子的“毒刺”
说起这根“毒刺”,它可不是我们在建筑单位附近司空见惯的那些家伙什,而是一种由特殊加工工艺制造的厚壁无缝钢管。
由于它和我们日常生活直接接触较少,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它。
然而它在工业文明当中的用处却十分的广泛。比如说在我国各地广泛应用的热电厂当中,这种厚壁无缝钢管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由于火力发电所需的温度很高,普通的钢管根本无法承受过高的水温,一旦突破了钢的熔点,喷涌而出的沸水瞬间就会把钢管冲爆,酿成无法挽回的事故。
这个时候具有耐高温、耐高压、抗腐蚀的厚壁无缝钢管就能够圆满的完成这种特殊的任务。
介于厚壁无缝钢管的可靠性,它还被应用到航空航天、核应用、甚至天然气输送等宏观战略方面。
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能否掌握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,将直接决定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度。
然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国却并没有掌握这门技术。
一方面这项技术依托于冶金行业体系整体的发展高度;另一方面在我国早期的工业化建设当中,我国的始终存在着教学、应用、科研几个环节衔接上的缺失。
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,往往是应用跑在前,教学和科研跟着追,在包括厚壁无缝钢管等的关键部件上不得不严重依赖从国外的进口。
尽管掌握这些高尖端技术的企业不多,但是他们却牢牢把握着整个国际市场。光厚壁无缝钢管这一块,我国就不得不按照它们制定的15万元一吨的价格去支付。
别看15万元不是一个巨额数字,但是如果把整个国家方方面面所有的领域都细算进去,那简直就是一笔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。
因此我国必须拔掉这根令人发指的“毒刺”才行,但是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技术难关呢?
冲破牢笼路上的拦路虎
提起冶金工业,尽管中国早已摆脱了连一根钢钉都做不出来的窘迫,但是涉及到高端产业所需的工具还是长期依靠进口。
这是因为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落后,就拿厚壁无缝钢管来说,我国就没能制造出“大型金属垂直挤压机”。
都知道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”,但是真正到了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,我国与美国威曼高登、德国曼内斯曼和日本住友的制造水平相差甚远,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硬件条件都远远跟不上。
一开始我国也曾经想过另辟蹊径,采取传统工艺,用钻头去钻实管。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耗时耗力,而且做出来的管子并不理想,充其量也就跟工地上普通的钢管差不多。
经过了一段痛苦的摸索之后,我国只好再次回到出发点,去抄西方国家的作业。
我们国家曾经想过采取合资或合作的方法来学习制造“大型金属垂直挤压机”和厚壁无缝钢管。
但是这三家公司没有任何商量就完全拒绝了。毕竟,谁会轻易的把下金蛋的鹅拱手送人呢?
2006年,我国北重集团接下了为国研发“大型金属垂直挤压机”的重担。
为了能够更有把握,北重还专门邀请了清华大学等一流的研究院参与进来。按照我国军工生产的惯例,他们把这项任务命名为了“360工程”。
一开始研发团队比葫芦画瓢按照美国的方式进行实验,但是直到最后也没能达到合格的标准。
清华团队巧妙地把“钢丝缠绕技术”应用到试验上,没想到经过多重参数的测试,竟然获得了意外的惊喜。
关键的技术一旦突破,往后的流程基本上就是顺水推舟,我国不但赶上了这几个欧美大户,甚至还超过了它们。
2009年,我国研发出了 3.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,比美国最大机器的还多了0.45万吨。
要知道在科技的领域当中,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领先,所产生的结果都会大有不同。
那么接下来,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又将如何呢?
中国的布局
有了我国自研的垂直金属挤压机,我们国家再也不用花高价在欧美国家面前当冤大头。
当年需要花费15万元才能买来一吨的厚壁无缝钢管,直接被北重集团降到了5万以内,为我国节约了三分之二的资金,以便于我国能够腾出更多的资金应用到其他领域。
我国的成功令欧美国家彻底傻眼,他们原本以为“这根毒刺”能够在很长时间内制约我国的发展,没想到才过了三年我国就超过了它们。
不过令它们更感到傻眼的是,我国不仅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向全世界出口各种厚壁无缝钢管,而且还直接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我国自研的“垂直金属挤压机”和相关零部件。
世界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,广泛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,一旦我国把握住了市场,那么流向欧美国家口袋里的钱自然就少了很多。
当那些高傲的欧美国家看着中国生产的“垂直金属挤压机”如同印钞票一样生产厚壁无缝钢管的时候,它们内心当中的那种绝望完全可以用最悲哀的词语来形容。
它们派出代表,纷纷对我国抛出橄榄枝,愿意拿出自己的技术开展双边合作。
但是面对已经优势占尽的中国,它们现在表现出来的这种姿态又有什么用呢?